中关村15楼的六位科学家-凯时尊龙官网

  中关村15楼的六位科学家-凯时尊龙官网

中关村15楼的六位科学家

2016/06/10
导读
上世纪60年代的前几年,整个中关村沉浸在一片平静祥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气氛之中。

中关村13,14,15楼近照。


前言:       

       前几天读到《知识分子》上的一篇文章《》,勾起了老多的一通回忆,就像掉进了上下翻滚的过山车,重新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时代。

       《知识分子》的文章描述的是真实的历史——就是我们过去几乎没有读过的,并且和我们通常读的,历史学家编的,由帝王将相、英雄、农民起义、战争和革命组成的历史毫无关系、却与中华文明的进步关系重大,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文章描述的历史和中关村13,14,15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中关村15楼是老多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地方,老多就写点关于她的“个人的历史”,聊作补充。


撰文 | 老多

责编 | 李晓明





1 新中国的科学城


中关村15楼,和另外两座楼,即13,14楼,是三座灰溜溜的老楼房。如今她们还静悄悄地躺在北京西北四环北边,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宿舍区里一排大杨树的后面。虽然如今看来其貌不扬,但熟悉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居住过很多大科学家,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中国20世纪早期某个科学学科的开创者。


中关村15楼,以老多的记忆判断,应该建成于1954-1955年期间。那是一个新中国百废待兴、飞速发展的年代,中关村正在规划建设新中国的科学城。老多1953年3月出生在南京,那时我们家住在南京九华山的中国科学院宿舍。1954年春节前后,老多还不满周岁,我们家举家搬到北京。那时候的中关村是个大工地,许多楼房已经开工,其中包括各个研究所的大楼和职工的宿舍。几十年来中关村作为一个大工地,建设似乎没停止过。


最早建成的职工宿舍有9号楼,我家刚到北京时就住在9号楼。不久10号楼建好,又搬进10号楼。记得妈妈说1954年或者55年(记不太清了),我家就搬进了新建好的15楼112号,一住就是28年。

 

中关村最早建成的宿舍楼9号楼

 

1960年代的某一天,赵九章(后排中)和李善邦(后排右一),还有赵九章的大女儿(后排左一),以及过兴先(农学家,生物学部副主任,住10号楼)的两个女儿,在15楼西侧门洞前




2 六位科学家爸爸


15楼是东西走向呈l型,三层,有三个门洞的一座灰砖楼房,老多家住的112号在楼西侧的门洞。这个门洞里住着六家人,六家的爸爸都是科学家。老多不是历史学家,只是一个普通人,就写一写六位科学家的一些普普通通的故事,写的是从儿时一直到少年时代,看到的,感觉到的,并留在老多心里的,几十年没有忘却的印象。

 

小时候老多管楼里的各位科学家和科学家太太,都叫伯伯和伯母。先从15楼的第一家,111号说起。

 

中关村15楼

 

111号住的是蔡伯伯和蔡伯母,蔡伯伯就是蔡邦华先生,昆虫学家。“蔡邦华,著名的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是我国早期昆虫生态学学者之一,在实验生态学和农业昆虫生态学上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是我国昆虫生态学奠基人之一。他在昆虫分类学上,发现了150余个新种属,涉及等翅目、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同翅目五个目。”这些是从百度百科上拷贝的,中国人写历史喜欢写之一,这里也有很多之一。老多觉得蔡伯伯很可能不是之一,他的许多工作应该是前无古人的。

 

蔡邦华先生(1902年10月6日-1983年8月8日)

 

蔡伯伯一副典型中国文人的形象。如果在外面见到他,看到的是温文尔雅的一位老先生,而且印象里他总是笑眯眯的。记得他走路比较慢,总是穿一身笔挺的灰色的中山装,领扣都扣着。蔡伯伯说话“丝丝”的,带着明显的江南口音。蔡伯母则是典型的中国式大家闺秀,虽然那时她已经是老年人,但是她的仪表和做派仍然是大家闺秀。我们两家住对门,记得小时候妈妈做了啥好吃的,会端一碗过去,蔡伯母也会端过来,但是端的是什么早都不记得了。


蔡家二代我只记得有两个男孩儿,都比老多大不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关村回忆》,就是蔡先生的大公子蔡恒胜先生主持编辑的。他先忽悠我们三个楼的后代写回忆,然后由他和他的哥们儿,也是住在15楼(313号)化学家柳大纲先生的公子柳怀祖先生一起编辑完成的。蔡公子现在生活在加拿大,《中关村回忆》的作者简介里说,他是ibm的软件工程师。蔡伯伯的小儿子叫蔡恒熙,老多小时候对他的印象是,一个白白净净、挺帅、文质彬彬的小哥哥。但是他的命运比较悲惨,文革时他爸爸挨斗,他可能是受到了惊吓,后来一直好像精神有些问题。好端端一个英俊少年,就这样毁在了文革中。


二楼211号住的是陈伯伯和陈伯母。陈伯伯是陈世骧先生,“昆虫学家,进化分类学家。浙江嘉兴人。192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34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以鞘翅目叶甲总科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叶甲总科三科分类改进为六科系统,为国际同行采用。发表昆虫新种700多个,新属60多个。”这也是从百度百科上拷贝的,这里没有“之一”。



陈世骧先生(1912年4月23日-1971年5月23日)

 

陈家和蔡家风格迥然有别,他们虽然都是祖籍江浙一带人士,但陈家夫妇带着很浓的洋味儿。陈伯伯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有时他会低着头匆匆地走过,似乎在想着什么重大问题,有时他又像年轻人一样,穿着短裤做锻炼状。陈伯母则有时像一位雍容的贵妇人,有时看到也是匆匆的身影。陈伯母绝非一庸俗的贵妇人也,她是一位科学家!“陈世骧所长夫人谢蕴贞,她与陈世骧合作撰写了《华北果实蝇》一书,译有达尔文巨著《物种起源》等书籍。她还进行了中国铁甲科龟甲亚科、跳甲亚科等类群的分类研究,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她参与编写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她还在所内举办的法语学习班中担任教员。”(来源:百度百科)


那时候在15楼的东侧有一片相当于足球场那么大的广场,其中一半夏天是个网球场,冬天则泼上水,变成一个冰场。那里不是小孩子的乐园,而是中科院为国外留学回来的科学家准备的。记得陈伯伯会打网球。


陈家二代老多只知道他们有一个女儿,和老多的小姐姐岁数差不多。陈家姐姐年轻时非常漂亮,老多小时候总喜欢看她,她似乎也喜欢老多这个小不点儿。记得有一次老多独自在楼下玩,陈姐姐走出来,她看见老多,顺手塞给老多一颗黄油球。陈姐姐好像上的北大生物系,后来也成为一位很著名的生物学家,2000年前后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三层311号住的是王伯伯和王伯母,王伯伯就是王淦昌先生,原子能专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百度百科)

 

王淦昌先生(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

 

王伯伯王伯母和楼下两家的伯伯伯母又不太一样了,王伯伯和王伯母是旧式婚姻的夫妻,是媒妁之亲,王伯母好像还是小脚。王伯伯虽然也是江浙人士,但他有一双大眼睛,说话声音也比楼下两位伯伯要浑厚,给人一种极其宽厚、慈祥的感觉,留在老多心里的王伯伯也是笑眯眯的。由于工作的关系,见到王伯伯的机会不像其他伯伯那么多,偶尔会看见楼下停着一辆小汽车(好像是伏尔加之类的),不一会夹着公文包的王伯伯匆匆钻上去,车开走了。印象里王伯伯的衣服是深色的。据说王伯伯和王伯母两夫妻恩爱有加,不过王伯母好像不太出门,老多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听妈妈说过,王伯母是一位非常好的人。


王家二代老多只记得也有一个姐姐,她后来应该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员。其实,王伯伯还有一个大儿子王懋基,是“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应用综合物探方法评价证实松辽平原为大型沉积盆地,进而圈定出沉积坳陷和背科构造带,奠定了突破大庆油田的基础,1982年获《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4年荣获国家突出贡献奖。”真乃有其父必有其子也。


311号的对门是312号,这里住的是赵伯伯和赵伯母,赵伯伯即赵九章先生,气象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赵九章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中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百度百科)

 

赵九章先生(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

 

赵伯伯个子比较高,他又是老多爸爸工作的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所长,经常会来我家,和爸爸一起满脸严肃地讨论问题。所以在老多幼小的心里,赵伯伯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是比爸爸还厉害的人,是一位伟岸的大学者、大科学家、大人物。可命运之神却没有眷顾老多心中如此伟岸的赵伯伯,文革时,赵伯伯自杀了……


赵伯母则是一位像慈母一样的老人,她还特别喜欢老多。听妈妈说,赵伯母曾经和妈妈商量,希望把老多过继给她。但是妈妈说,我哪里舍得啊!赵伯母也经常会端来她做的好吃的给我们。他们家最早买了电视机,星期六老多在得到妈妈准许的情况下,会跑到赵伯伯家去看电视。


赵家二代老多记得的也是姐姐,赵伯伯家有两个姐姐,应该都是学者,而且都是在某个领域小有成就的学者。


二楼的212号,住的是顾伯伯和顾伯母,顾伯伯是顾功叙先生,地球物理学家。“对中国地球物理勘探事业和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发现及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编著《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和《地球物理勘探基础》,对发展地球物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儿的介绍也没“之一”。

 

顾功叙先生(1908年6月25日-1992年4月14日)

 

顾伯伯是个胖伯伯,而且有一副非常慈祥的面孔,用玩笑话说,他的样子就像那个大腹便便满脸堆笑的弥勒佛。顾伯伯住在我家楼上,和爸爸也是一个研究所的,他也经常会出现在爸爸的书房里,和爸爸不知在讨论啥,我们两家来往也很频繁。他们夫妇好像是上海人,尤其是顾伯母,一口的上海口音。顾伯伯夫妇膝下没有孩子。记得他们家是这个门洞里唯一有保姆的,保姆文革时离开了。


最后到112号,老多的爸爸李善邦,地震学家。“中国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最早的地震地球物理学家之一。1930年在北平西郊创建我国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地震台,成为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地震台。1943年在重庆北碚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近代地震仪霓式地震仪,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设计制造了51式多种型号的地震仪。并领导建成我国第一批全国地震基本台站,负责提供国家基本建设地震烈变数据。同时编制我国第一幅《全国地震区域划分图》,主编了第一部《中国大地震目录》,为中国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地震研究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百度百科关于李善邦这段介绍,曾经有一张照片,照片不是李善邦。另外这里的之一如果算上张衡倒也没有问题。


对于自己的父亲不太好评价,因为老多出生时爸爸已经53岁,所以在老多眼里,爸爸就是晚上坐在书桌灯光下的那个老头。老多的爸爸出身农民家庭,农民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前几天和一个很久没见的中关村小学的同学见面,聊天时他说,离开家时他妹妹问他去哪儿,他说去找老多。他妹妹说,哦,我认识老多爸爸,老多爸爸人可好了,一点架子都没有。妹妹这么说,是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她在中关村餐厅做服务员。那时老多爸爸每天去图书馆看书,回来时路过中关村餐厅会进去喝一杯啤酒。他喝啤酒的时候就会和服务员们聊天,侃大山,服务员都喜欢这个老头。农民出身的科学家,接地气也。

 


爸爸李善邦(1902年10月2日-1980年4月29日)

 

老多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广东兴宁县的客家人,爸爸年轻时曾经在家乡的兴宁中学(现在的兴宁一中)当老师。当时妈妈在那里上高中,所以老多爸爸妈妈的结合是传说中的师生恋。爸爸在1930年应恩师叶企孙的召唤,离开广东家乡,来北京建立鹫峰地震台,从此开始了他为之一生的地震研究和观测事业。妈妈在1930年晚些时候也来到北京,陪伴着爸爸一同度过了几十年漂泊不定,却恩爱的生活。


老多家的孩子比较多,老多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于是老多的“小盆友”给起了个外号叫老多也。三个哥哥,大哥毕业于清华大学,二哥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小哥哥毕业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这个大学文革时和地质学院、钢铁学院啥的都迁出了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即现在的武汉理工大学)。三个姐姐,大姐在成都音乐学院学声乐,是花腔女高音,二姐和小姐姐一个学水文,一个学化学。老多小学毕业时,文革开始了,现在玩科普。

 

前面说的六位科学家中,除了蔡伯伯、陈伯伯是生物学家,其他四位,也就是王淦昌、赵九章、顾功叙和李善邦,把他们引进科学之门的恩师都是一个人,他就是叶企孙先生。而叶企孙先生的这四位高徒和两位生物学家,也是把他们的子女引进了科学大门的恩师。


3 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说了半天15楼,只有外形,里面啥样子呢?一进大门,首先是一间大约12平方米的客厅,客厅一侧有一个走廊,走进去分布着四间屋子,都不大。靠南侧的两间,加起来大约有25平方,一间是书房,一间是主卧。北侧的两间是儿女的住房,每间也就8平方米的样子。客厅另一侧还有一个小走廊,通向餐厅、厨房和卫生间。厨房和卫生间还有个独特设计,就是厨房的灶台里安装了盘管。做饭时盘管被加热,热水注入屋顶的储水罐,这个罐子比现在任何一款电热水器都大好几倍。所以只要用灶做饭,而不是自己再买个小煤炉,就有24小时的热水供应。这样的设施在中关村很多楼都有,不光13,14,15楼。


六家中老多去过赵伯伯和顾伯伯家,不过只进过客厅和书房。赵伯伯家客厅里的沙发,应该是从单位借用的,书房里四壁都是装满书的书柜,中间有一个书桌。顾伯伯家家底厚,他家的客厅里摆着很漂亮的红褐色的皮沙发,书房里两个大红木书柜里也都是书,中间是一个红木的书桌,还有一对红木的小沙发。


老多从小在15楼长大,前面有十多年,大约是老多从幼儿园到小学(1955-1966),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1950年代,楼外面还比较乱,大家可以自己种花种草,养鸡养鸭。到了大约1960年左右,园林工人在楼外种了冬青,把一层楼的每一家围城一个小院子,里面种上了各种花草,也不允许养鸡养鸭了。不久中关村里到处绿树成荫,楼与楼之间铺上了平整的柏油路,小孩子们可以在上面骑着自行车飞奔(有一次老多因为骑得太快,冲进了冬青树丛里)。那时候老多胆子小,晚上如果回来得晚,天黑了,走在中关村树影婆娑的小路上,会吓出一身身冷汗。而且这样的景象,现在还时常会出现在老多的梦中。


那时中关村的各种服务设施也逐渐完善。中关村很早就有餐厅、茶点部、网球场(夏天)、冰场(冬天)、俱乐部(里面有台球室、高级理发店。高级理发店很多中关村的“小盆友”可能都不知道,但是老多知道,老多有一次还去理了个发,师傅理完发还喷香水儿)、新华书店等。还有一个叫“四不要”的礼堂(不要柱子、不要梁、不要钢筋、不要水泥使用新兴建筑材料建成的)。四不要礼堂可以看电影、听京戏(梅兰芳来过),粤剧(红线女来过)、听相声(侯宝林来过)。后来中关村一座有两个标准泳池的游泳池也建好了。


中关村茶点部


羊角酥


那时候的科学家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待遇,老多搞不清什么级别以上的研究员(总之不只是一级研究员),每年夏天可以到青岛或者北戴河,享受半个月的休养。所以那时中关村的科学家们,都可以过上比较舒适,却一点都不奢侈的生活。


上世纪60年代的前几年,整个中关村沉浸在一片平静祥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气氛之中。记得好像是1964年,郭沫若和张劲夫两位领导带着很多人,在中关村种树、修路。中国的科学事业在那个时代也进步很快,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就产生于那个时代。


1966年的某一天文革开始了。平静祥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气氛彻底结束了。首先是“破四旧”,红卫兵小将冲进了15楼,不久在楼外的空地上堆起一大堆的“四旧”。什么是“四旧”?最多的是外文书,还有其他被认为是“毒草”的书,另外是黑胶唱片、高跟鞋、网球拍等等。1966年的某一天,13,14,15楼前燃起了三堆大火,大火烧了好几天。


接着,几个伯伯戴着高帽子游街……


10年以后,除了赵伯伯没有了,其他五位伯伯仍然在为科学工作着,一直走到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步。有人问,你们这么被人整,怎么还在干?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干科学是为求知,求知是因为好奇,科学研究是为整个中华民族,为整个人类,所以他们要继续干下去。


15楼这个门洞里的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从这些普通人的普通事儿里,我们似乎闻不到那些如今流传于世的,纸醉金迷,喧嚣浮躁的味道,有的倒是一点儿平和和书香味儿。但愿这点儿平和和书香的味道能慢慢传播下去,把我们带进新的平静祥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气氛中。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