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称新冠病毒为人造的诺奖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为全职教授-凯时尊龙官网

  声称新冠病毒为人造的诺奖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为全职教授-凯时尊龙官网

声称新冠病毒为人造的诺奖得主,曾被上海交大聘为全职教授

2020/04/20
导读
“假的就是假的,还很可能会有副作用”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称“不相信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环境”,图片截自cnews

撰文 | 叶水送

责编 | 陈晓雪


●             ●            

新型冠状病毒是人为制造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此前在国内外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尽管不少科学研究已明确显示,新冠病毒是自然形成的,还是有不少人坚信新冠病毒是实验室合成,或为实验室泄露。连诺奖得主也不例外。

4月17日,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在采访时声称新冠病毒含艾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新冠病毒传播是人为在蝙蝠来源的病毒中加入一段hiv病毒序列所致。他还进一步解释,科学家之所以要这样做,其目的是 “试图制造hiv疫苗”。


这一惊人之语遭到同行的广泛批评。蒙塔尼的前同事称这 “毫无根据”,生物学家饶毅批评其言论极具 “欺骗性”。

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有关新冠病毒的错误信息会加大医卫人员的工作难度,并向公众传播恐惧、引起混乱。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蒙塔尼在来到中国之前在科学界就已“声名狼藉”。早年因发表一系列伪科学理论,在法国科学界无立足之地,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东方。2010年,上海交大重金聘请蒙塔尼,成为交大讲席教授,还打算为他建一个以其名字命名的研究中心——蒙塔尼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dna在水中产生电磁波的现象。而在科学界看来,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伪科学。
 

蒙塔尼被聘为上海交大的全职教授,图片来自人民网

 

1


诺奖得主到底说了哪些“惊人之语”?

 
4月17日,法新社报道的一则新闻引起科学界激烈讨论。蒙塔尼表示,新冠病毒被加入了几段艾滋病毒基因序列的小片段。因此他认为,“新冠病毒不是自然病毒,而是专业工作的结果,是分子生物学家做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精细的工作,像钟表匠一样精细”。

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是人为产生的,学术界早已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这一论断进行了批驳。“那个插入hiv片断的理论早已被人批得体无完肤”,国内一著名病毒学家对《知识分子》表示。

今年3月,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学者kristian andersen 近日在 nature medicine 杂志撰文称,“通过比较了现有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可以确定,sars-cov-2 是源自于自然发生的,没有迹象显示是人工培育制造出来的”。(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也发博客(见“”),援引并力挺了此项研究,指出任何试图打造冠状病毒武器的生物工程师都不可能设计出刺突蛋白的构象像sars-cov-2这样(奇特)的病毒。

早前,世界卫生组织应急行动司司长理查德·布伦南在2月也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实验室制造的,也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以生物武器的身份制造出来的,新冠病毒来自动物界。

然而,蒙塔尼仍不相信新型冠状病毒是来自受到污染的市场上的野生动物。由于其诺奖得主光环,蒙塔尼的言论自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2008年,蒙塔尼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德国学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和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名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曾与蒙塔尼共事的学者 simon wain hobson 表示,蒙塔尼的说法毫无根据。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蒙塔尼判断的依据,是印度一个团队的研究,他称“有人强迫他们撤回了文章”。
 
蒙塔尼所说的研究,指的就是曾发发表在生物预印本网站 biorxiv 上,曾引起广泛争议的一篇预印本论文,该论文不仅未经同行评审,还由于“极不严谨且选择性使用数据的研究”,遭受学术界同行的广泛批评,最后作者主动撤稿。(见“”;“”)
 
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也因这篇预印本论文,遭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批评,被指责虽有速度优势,却忽视了质量,部分研究还不可信。《柳叶刀》主编 horton 评论说,“预印本上有些论文没有任何帮助,这些假消息、不实消息以及流言会加剧恐慌和痛苦。”
 

2


交大曾全职聘请蒙塔尼,还为其建研究中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宁愿相信被撤稿预印本论文、也不相信严谨的科学的学者,凭借其头上的诺奖得主光环,在中国受到青睐。

蒙塔尼全职加盟上海交大曾被广泛报道

 
2010年11月,上海交大全职引进蒙塔尼,根据协议上海交大将成立一个以蒙塔尼教授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 montagnier 研究所,作为蒙塔尼在上海交大主要的学术工作场所。蒙塔尼将主要研究dna在水中产生电磁波的现象,并尝试能否将其从理论转变为医学应用。
 
蒙塔尼为何选择了上海交大?一篇《科学》杂志的专访显示,其在法国得不到经费,也尝试了其他渠道,同样没什么用,而上海交大的“思想很开放”。
 
生物学家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 “饶议科学” 上2010年,上海交大提议引进蒙塔尼耶,且希望国家支持引进。当时,蒙塔尼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的经费预算超过3亿元。为此国家进行了两轮评审,第一轮是中国生物医学的院士组成的委员会,意见是同意。随后又启动了第二轮国家层面的评审。
 
“2011年,国家接受了我们第二批评审的意见,没有对蒙塔尼耶的引进提供任何支持(从名义到资金)。” 饶毅在文章中写道。
 
至于蒙塔尼研究所中心最后有无落地,目前不得而知。在通过国家引进蒙塔尼受挫后,上海交大坚持继续 “引进” 蒙塔尼,聘其为交大的讲席教授。上海交大时任校领导表示,“蒙塔尼教授吸引我们的不是诺奖获得者的头衔,而是他对其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强烈追求。”

在很多学者看来,蒙塔尼在中国从事的研究是“伪科学”

 
那么,蒙塔尼在上海交大主要从事什么研究?根据介绍,蒙塔尼从事的研究是dna的一种新奇特性:在高度稀释的水溶液中的某些细菌dna能够诱导电磁波信号。在很多学者看来,这其实是 “伪科学”。一名曾参与科技部当年评审引进蒙塔尼的学者对《知识分子》表示,“蒙塔尼到交大多年,一直在做伪科学(水的记忆功能),他在国际上声名狼藉,沒人会信他的讲话。” 

尽管如此,蒙塔尼仍在中国有“市场”,被人拥戴。2018年,他与位于广州佛山的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签署了共建“吕克·蒙塔尼实验室”的合作协议。

图源: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
 
实际上,蒙塔尼的引进只是一个缩影。近些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在大力引进诺奖得主,虽然部分诺奖得主帮助了国内基础科学的发展,但大部分高校对于诺奖得主的引进不加选择,有些地区甚至准备大力发展诺奖得主“经济” ——通过大力引进诺奖得主,转化他们的科研成果,为当地的产业转型做准备。
 
创立于2018年由上海交大等单位承办的上海滴水湖论坛(后更名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每年邀请数十名诺奖得主、拉斯克奖得主等顶尖人才,原本打算打造一个 “全球顶尖的原创科学思想和科研成果的智慧盛宴”。如今相关部门希望通过产业和科学的 “珠联璧合”,升级当地的产业。根据介绍,目前有 “多名诺奖级顶尖科学家加盟该基地(上海临港),项目涉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学等前沿科研领域”。这些项目真正的转化价值效果如何,数年后也许我们可以见分晓。
 
正如饶毅教授评论道,“假的就是假的,还很可能会有副作用,只是时间场合的问题”。此次蒙塔尼的惊人之语也许就是很好的印证。

参考资料

1. 对某校引进诺贝尔奖得主的意见. 饶议科学.

2. 诺奖获得者luc montagnier受聘上海交大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0_11/18/3158384_0.shtml

3. 我们为什么质疑上海交大引进吕克·蒙塔尼

https://songshuhui.net/archives/50623

4. 诺奖得主吕克·蒙塔尼全职任教上海交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1/240424.shtm

5. french profsparks furor with lab leak claim

https://asiatimes.com/2020/04/french-prof-sparks-furor-with-lab-leak-theory/

6.https://www.cnews.fr/france/2020-04-17/le-coronavirus-est-un-virus-sorti-dun-laboratoire-chinois-avec-de-ladn-de-vih

7.当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遇见临港新片区 产业和科学“珠联璧合”.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10_29_523140.shtml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