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不应该论文独大 | 教育观察-凯时尊龙官网

  “双一流”建设不应该论文独大 | 教育观察-凯时尊龙官网

“双一流”建设不应该论文独大 | 教育观察

2017/09/22
导读
高校的首要任务还是培养人



撰文 |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博士)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中国高校的质量与水平,作为高校,第一任务还是培养人,因此,无论“双一流”如何建设,不能忽视教学等基本育人能力与水平的提高。目前“双一流”建设上,普遍出现了论文指标独大的现象是应该引起我们警醒和重视的。科研论文不应该成为“双一流”评价的核心依据。


毫无疑问,对于“双一流”的评价是最复杂也最有争议的。坦率地讲,“双一流”掀起了两个现象,第一就是人才大战,第二,就是更在意重视能拿到论文的学科的建设,比如,很多高校在收缩其他学科的同时,纷纷扩展生物、化学、医学类学科建设。根据本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以拥有一流学科的大学数目来计,排名前三甲的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30所),化学(25所),生物(16所),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总计22所。这些现象背后,其实都有以论文论英雄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高校以及广大科研机构习惯用比较简单的方式评价、激励科研人员,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以论文为核心的激励,职称晋升等,比如对发表sci论文的奖励,至今仍然广泛存在。sci在非互联网时代尤其具有积极重要的价值,但时至今日,其基本价值意义已经大幅缩水,我们仍然围着sci转是比较可笑的。论文不等于人才,论文不等于国家治理,论文不等于技术,技术也不等于产业。科研成果只有转化后才能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文数量和引用数量都不是生产力。


对人,对学校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评价过程,原则上讲,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价会更适合。在定性评价上,受制于文化原因,我们有很多难题有待克服,即便是在定量的评价上,也就是在数据的采用上,毫无疑问,应该更为全面,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数据,以全面反映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数科研论文。在大数据时代,或者说人工智能时代,一些关联的间接数据,往往可以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相对真实的全景,非常值得考虑。


即便是对科研论文,我们也不宜过度迷信,需要破除一些误解。很多高校领导在这方面甚至欠缺一些常识,过度放大了一些科研论文与排名,我这里举一个例子。


近年大家都比较迷信esi的排名,也经常作为学校科研成就广泛介绍。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基于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早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 isi公司资产重组后,esi成为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的一部分。


科睿唯安公司基于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对数据库中近10年多的数据进行统计,按照其划分的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从各个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给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的排名等,是衡量研究机构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这个指标上,中国高校近年进步很大。截止2016年12月31日,我国至少有一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的高校数量为200所,总数比2015年底增加27所。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量为812个,比2015年底增加了141个;在esi全部22个学科中,高校有21个学科进入前1%,空间科学未有高校进入。


获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错,但是和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大学差距还是很大的,更重要的是,1%并不是指你是前100个,在很多学科上,1%都有上千所学校与机构,在临床医学学科,则超过4000家。取得1%很不错,但距离真正成为一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点击阅读作者的上一篇文章: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