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20年演变:北方人患病率高于南方沿海,男性受影响大过女性
导语
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过去二三十年间,我国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心血管患病率与死亡率方面,男女有何不同?为何北方人的患病率更高?我们又该如何守卫心脏健康?
撰文 | 苑天琪
制版 | 赵利
关键数据聚焦中国心血管疾病现状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提供的数据,我国推算现患心血管病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率居于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今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期刊上的研究系统地回顾了1990-2016年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251万上升到了2016年的397万。其中,死亡率上升最多的是外周动脉疾病,如血栓等,接着依次为房颤和房扑,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等。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是2016年心血管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不过,虽然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但年龄矫正死亡率却下降了20.2%。也就是说,排除年龄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有所下降的。
2016年一年,估计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9380万,而这个数字是1990年的两倍多。可以说,在这二十年间,心血管病患病率大大增长。其中,排除年龄影响后,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最高。
虽然患病率和死亡人数在过去的20多年间都大幅增加,但排除年龄影响后,心血管疾病对人寿命的负面影响正在降低。在这方面,女性比男性受益更多。女性伤残调整寿命年(反应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寿命)降低了43.7%,而男性只有24.7%。
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
以上介绍的是全国性的数据,而实际上,心血管病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人有着不同的影响。
总体而言,女性所面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要低于男性。对缺血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病而言,男性死亡率都远高于女性。在1990-2016年间,不论是多数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还是患病率涨幅,男性都高于女性。
另一方面,全国各地区之间心血管病负担的差距也十分巨大。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高发地区集中在北方和东北省份,相应地,这些地区的疾病负担也更重。而患病率最低、疾病负担也最轻的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生活方式差异较大。生活在北方和东北地区的人中,吸烟者往往更多,人们的盐摄入量也更大,且对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控制较差。这些都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加上气候寒冷、部分地区疾病控制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了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
图源 | jama cardiol. 2019
危险因素与预防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指出的前三位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可以说,这几种疾病都不少见,但在我国,知晓、治疗和控制此类疾病始终是个难题。《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6.5%,41.1%和13.8,均未过半,其他疾病人群有效治疗的比例则更低。
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控制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改善饮食结构,增加锻炼,养成规律监测疾病变化的好习惯,都可以帮助病人控制病情,从而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无数人的努力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目前的患病人数仍居高不下,这意味着我们依旧要面对心血管病对家庭、社区和社会造成的沉重负担。在疾病预防、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阅读
参考文献
[1]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 1990-2016 findings from the 2016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 jama cardiol. doi:10.1001/jamacardio.2019.0295
[3]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声明
本文由《健康学人》负责编译,欢迎转发。投稿、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healthcaresci@hotmail.com,或添加微信号jkxr_kk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