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沙尘暴击的蒙古国,在经历什么?
pixabay.com
撰文 | 打捞小分队
● ● ●
一早起来,沙尘暴刷屏了。
朋友圈和微博充斥着黄色的空气,《银翼杀手》再一次被疯狂转发。沙尘下的故宫角楼、央视大裤衩成为了今日 “最火” 景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显示,本次北方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
而本次沙尘的发源地蒙古国,情况更为惨烈。蒙古国国家紧急情况总局发布消息:从13日晚至15日上午9时,在蒙古国全国范围内共收到9省548名牧民在沙尘暴中失踪的报告。
其中,467人已被找到,中戈壁省5名牧民和后杭爱省1名五岁孩子不幸死亡。目前紧急情况部门正在组织人员,继续寻找其余81名失踪牧民。
蒙古国遭遇特大沙尘暴天气。 图片来源:蒙古国自然环境与旅游部凯时尊龙官网
其实最近几年,关于蒙古国沙尘天气的报道频繁出现。我国北方也受到相当的影响。
2020年相关报道
2019年相关报道
蒙古国到底怎么了?当地人在经历些什么?沙尘天气背后,仅仅是开发、放牧这么简单吗?
一项2020年11月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给出了更为复杂的答案。
热浪与干旱:恶性循环
2020年11月,数名国际气候科学家研究发现,蒙古国的热浪正在经历恶性循环:土壤干燥加速了当地的高温,而高温又加重了土壤水分的下降。
这样下去,蒙古的半干旱高原可能很快就会变得和美国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一样贫瘠,加剧土壤干燥,并最终产生更多的热浪。
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写道,在过去20年里,热浪和同时发生的干旱显著增加。通过开发热浪和土壤湿度记录,研究发现蒙古国最近连续多年创纪录的高温和干旱,是25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
蒙古国的严重干旱,图片来源 climate visuals
土壤潮湿时,蒸发作用会使地表的空气冷却。而当土壤不再有任何水分时,热量会直接转移到空气中。
科学家们在论文《东亚内部气候在超越临界点后突然转向更热更干燥》中指出,在过去260年中,只有最近几十年 “热浪频率和土壤湿度之间呈现出显著反相关,同时土壤湿度波动急剧下降”。
蒙古高原的湖泊已经出现了快速减少的现象。截至2014年,根据中国研究人员统计,这里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数量减少了26%,该地区最大湖泊的平均面积减少幅度更大。
“现在我们看到,消失的不仅仅是大型水体。” 韩国全南国立大学的通讯作者 jee-hoon jeong 说,“土壤中的水也在消失。”
不仅是沙尘暴
严重的干旱不仅会造成沙尘暴,对生态系统也是莫大的打击。
“气候变化产生的这些影响对大型食草动物至关重要,如野羊、羚羊和骆驼。” 研究的主要作者、哥德堡大学的研究员张鹏说,“这些神奇的动物已经在生存的边缘挣扎,而这些影响可能会把它们摧毁。”
共同作者韩国光州科学技术研究所的 jin-ho yoon 指出:数百年的树木年轮数据清楚地表明,在过去260年的背景下,夏季热浪增加和严重干旱的汇合非常独特。
来自哥德堡大学的共同作者 hans linderholm 说,分析中使用的树木似乎在其一生中都 “感受 ”到了热浪。
东亚内部用于土壤水分重建的树种之一:苏格兰松的横截面图
“同呼吸”
虽然在欧洲和亚洲各地都能观察到更温暖和更干燥的趋势,但气候科学家对蒙古及其周边国家尤其重视,因为内东亚地区与全球大气环流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
“夏季大气波往往会在蒙古周边形成高压脊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持续数周,引发热浪。”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共同作者 simon wang 解释说,“气候变暖正在放大这些大气波,增加了蒙古上空发生长期或强化高压的机会,这也会对整个北半球产生影响。”
直观感受上,我们或许只能知道,北京的沙尘一次次从蒙古国刮来。但当研究尺度上升到更大的范围,看到全球气候变暖如何作用于每个地区、这些地区又如何反馈在气候上形成恶性循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到底什么是 “同呼吸、共命运”。
祝沙尘中的人们早日重见蓝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故事打捞员”,《知识分子》获授权转载。
制版编辑 | 卢卡斯